区域麻
问题:
阅读前,请尝试回答 以下 问题 ,答案 及 解释见 文末 。 请回答正确或错误:
-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( BCIS 有 以下特点:
- 动脉氧合降低
- 并发 缺氧、低血压、心律失常和意识丧失
- 3 级 严重 BCIS 定义为发生循环 衰竭需行 CPR.
- 仅 发生于 植入 骨水泥的 半髋关节 置换术
- 仅 发生于 松开 止血带 之前
- 以下 病人 特征 易 引发 BCIS
- 高龄
- 男性
- 既往骨科 手术 史 或 内植入物
- 服 用 利尿剂
- 服 用 β 受体 阻滞剂
- BCIS 高危 患者 治疗 过程的关键 步骤
- 与 外科 医生密切沟通,高危患者行非骨水泥 型手术
- 必要时在 骨水泥 聚合时提高 吸入 氧 浓度
- 仅在 施行骨水泥治疗 后 监测 BCIS 发生
- 使用 笑气 降低空气栓塞 风险
- 确保 外科医生以顺行 方式 注射骨水泥
要点
- 骨水泥 植入综合征( BCIS 可 能发生 加压骨水泥 所致 的 肺 栓塞
- 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 20 并发 BCIS ,其中 1 出现 需行 CPR 的 循环衰竭
- 处理 BCIS 需要 团队协作,重 点在于 术前 准备、提高警惕 以及及时 治疗
引言
骨水泥植入综合征(BCIS)是填塞骨水泥操作的骨科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潜在致命并发症。以缺氧和 /或 低血压( 可能 出现意识丧失) 为 特征, 常 发生 于骨水泥 聚合 期。 1 BCIS在 相关骨科手术中的发生率 约 为 严重的 可导致 循环衰竭 发生率 约 为 0.5-1.7 。 2 对于每位 麻醉医生来说, 掌 握围手术期预测 、识别和 处 理 BCIS的 能力 非常重要 。
临床 特点及分类
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生理表现为动脉血氧降低,以一组临床表现为特征(见图1)。
心血管 改变的表现多样,最常见 的 是平均动脉压、 每搏量 、 心输出量 的 降低 以及 肺血管 阻力增加, 从 而 导致 右 心室 射血分数降低。
BCIS 的 严重 程度 差异很大 大部分 患者 属于 非爆发 型 BCIS ,表现为骨 水泥 聚合 期 前后 出现的明显 但短暂 的 动脉血氧饱和度 和 收缩压( SBP 降低 。 小部分 BCIS 呈现 爆发 型 表现为术中严重 的 血流动力学 改变 可 导致心律失常、休克 和心跳骤停 。 3 2 009 年 Donaldson 等 根据 BCIS 的 严重程度 提出了 三级 分类 法 (见 图 2 3

图1. BCIS的 临床 征象 和症状

图2 由 Donaldson 等提出的依据 缺氧 、 低血压、意识丧失 程度 所做 的 BCIS 严重 程度分级
BCIS 最常发生于 骨水泥型半髋 关节 置换术, 也 可 见 于其他使用骨水泥的手术 如 全髋 和 全 膝关节 置换 术 。 1 BCIS 通常 发生于 骨水泥 聚合 和 假体植入时, 但是也 可能发生于股骨钻孔 骨水泥 聚合 之前) 时 或 者发生于关节复位或松止血带时(骨水泥 聚合 后
发病率
Olsen等 在 2014 年做了 一个 大型 回顾性研究 该 研究 纳入 了 1080 例 股骨近端骨折 后行 骨水泥型半髋关 节置换术 的 患者。 使用了 图 2 的 BCIS 分级系统 为依据 来 评估 BCIS 的 发病率和危险因素 以及其对 30 天 和 1 年 死亡率 的 影响。 1,3 2014 年的另一项 研究 即 Anaesthesia Sprint Audit of Practice (ASAP) 统计 了 超过 3500 例 行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 患者 的 BCIS 的 发 病 率 。 4 他们 的 研究结果 如 下 所示 (图 3 。

表3 :骨水泥型 半髋关节置换术 BCIS 的 发病率 ,以及各级 对应的 30 天 和 1 年 死亡率
Olsen 团队 的研究表明 BCIS 2 级 和 3 级 的患者 其死亡率 明显高于 1 级 。 严重 的 BCIS 3 级) 可以作为 30 天 死亡率的 预测 指标 ,优势比 16 .35 3 级 BCIS 与 2 级 BCIS 相比, 3 0 天 死亡率 为 2 倍 多, 1 年 死亡 率 接近 2 倍)。 术后 48 小时 内死亡的 患者 中 95 发生了严重的 BCIS 。
病理生理学 机制
BCIS 的 病理生理目前尚未完全 阐明 但是 提出了多个 学说 。
栓塞 模型
术中骨水泥 聚合 期和假体植入时, 为了增强骨水泥 与骨的连接, 会采取 加压方式 使 骨水泥 进入骨间隙。 之 后 骨水泥 在骨与假体之间膨胀,进一步 挤压 空气和骨髓内容物 并有 可能将其 挤入 血管 内进入 循环系统。已经证实 的栓塞内含物包括脂肪、骨髓、骨水泥、空气、骨颗粒 以及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的聚 合 物 。 3
这些栓子 可能栓塞于 肺部、 心脏和 或冠脉 。 大量 的 肺 部 小 栓子 被 认为是 引起了 BCIS 特征性 的低氧和右心 功能不全 的 原因 并导致低血压。 栓塞引起 的 这些生理变化可归因于栓子的机械效应 以及可 引起 肺血管张 力增加 的 介质 的 释放。
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 心腔 内出现 大量的微小栓子 超声 描述 为 暴风 雪样 改变 从 扩张 髓腔 开始 直 到手 术结束, 。 这些栓子 大小各异, 数量不同 。有 一项研究显示 有 三分之一患者的栓子大于 10mm 。 5
多模式 模型 3 组胺释放 、超敏反应、补体激活
某些反对栓塞模型的学者认为, 栓塞 并不总是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, 并且栓塞程度与低血压或低氧血 症的程度 之间 的 相关性较差 。 他们 认为 栓塞模型不能 解释 BCIS 的所有 表现 ,然而 不同因素 间 的组合 可以 产生 协同作用, 从而导致 BCIS 所有 临床可见的 征象 。
过敏反应 与 BCIS 有 许多共性, 尤其 是 血清组胺浓度的明显升高。 在经常 接触 常用 骨水泥材料 甲基丙烯酸 甲酯 MMA )的 外科医生 中 ,也发现其 血液中的 C3a 和 C5a 水平 增加 ,这 两种成分都是过敏性反应中的 补体 能 有效 介导血管和 气管 的 收缩。 实验动物 模型中也出现 这一情况 结果 相似。 总的来说,这些介 质会增加肺血管阻力,引起通气 灌注 失调 、 缺氧 、 右心室衰竭和心源性休克( BCIS 的特征)。
处理
大不列颠 和爱尔兰麻醉 医 师协会( AAGBI )发布了 2015 年 的 指南, 提出了 三阶段 治疗 方案, 以期 在 髋部 骨折 后行 骨水泥型关节置换术 的 患者中 减少 BCIS 的 发病率 并 加强 BCIS 的 治疗。 6
1. 鉴别 心肺损害 高危 患者
- 高龄
- 显著 的心肺疾病
- 服 用利尿剂
- 男性
2009年美国国家病人安全委员会( NPSA 的 快报强调,心肺功能储备不良的 BCIS 患者围手术期 死亡率 增加 。 7 Olsen 等 明确 了严重 BCIS 2 级 或 3 级)的 危险因素 (图 4

图4 不同危险因素下发生严重 B CIS 的比值比 OR
尽管充血性 心力衰竭 CHF 或慢性房颤本身并不是 BCIS 的独立危险因素,但 这类 患者 若 服用 利尿剂或 华法林 ,就被 确定为 发生 严重 BCIS 的危险因素。 推测 这一情况 是由于 CHF 患者 ,尤其是 并发慢性 房颤需 要利尿剂和华法林治疗的患者 其 左 心 充盈压增高可能 使其 已 存在肺静脉高压。
不能预测严重 BCIS 的因素包括:
- 动脉粥样硬化
- 心绞痛
- 充血性心力衰竭
- β 受体 阻滞剂
- 血管 紧张素转化酶 抑制剂
可能增加 BCIS 发病率 的病症 还 包括骨质疏松症 、 骨转移 癌以及由其 所致 的 髋部骨折。这些病症可能 增加 或 导致 异常的血管通 路 从而使 骨髓内容物 更 易 进入血液 循环 导致栓塞。
2. 术前团队协作, 并明确严重 不良 事件发生时各自的职责
- 术前 多学科讨论与规划
- 提前 列出预案和 WHO 安全 手术清单 的 暂停 手术 部分
麻醉 医生、 外科 医生和相关老年科医生 之间的 有效沟通旨在 发现 潜在的 BCIS 患者, 提高围术期警惕性, 降低 风险,减轻 BCI S 的 症状。 有 建议将 讨论 相关手术中骨水泥 灌注列为 WHO 手术 安全 清单的一部分 。 某些研究机构已经 形成并实行 了 新的 骨水泥 戒严 方案 (图 5 8 要求 所有手术成员在假体植入时担任 并 专注于 特定职责 。

图 5 Coventry and Warwickshire校医院施行的骨水泥 戒严 训练, 用于每一 例 创伤 患者 以及 行 骨水泥型 半髋关节置换术 之前
对于 高 风险 病例, 手术医生 与麻醉医生应当讨论 非 骨水泥型与骨水泥型 关节置换 手术的利弊。 2014 年 NICE 成人髋部骨折管理指南指出, 患者更 乐于接受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 因为它可以提高术后 无痛 活 动 能力 ,降低再次手术的风险。 然而 Olsen 等 2014 关于 BCIS 的研究促使我们 重新审视 非 骨水泥型 手 术 的益处,尽管它有某些合并症 。 9
*本文出版时 暂 未能获得最新版 NICE 指南
3. 术中 职责

图6 减少 BCIS 的 术中关键点
通过 增加 所有 患者骨水泥 聚合 期的吸入氧浓度 避免 血容量 过度丢失 以及在 BCIS 风险增加 前 (特别是 在 骨水泥聚合 期) 提高 血压 确保术前 、 术中 充分 优化。 骨水泥 聚合 期常规使用升压药( 即使是 输注小 低剂量肾上腺素 目前 已 是某些 机构术中方案的组成部分 。
警惕
从股骨头 被切除到 股 骨 髓腔 重建 都 应该警惕心肺 功能 障碍 。 骨水泥 聚合 期 监 测有创动脉 压力 波形或 增 加无创 血压 测量频率。 中心静脉压( CVP )监测有助于 优化容量管理和 强心药使用, 但 CVP 与 BCIS 时 的 肺动脉压力变化 相关性 较差 。 建议高危 患者术中 使用 肺动脉 导管 或 TEE 行 血流动力学监测 但在 实际 工 作中 较难 实现。
麻醉方法 应该 根据不同 病人和手术 做到 个体化 。 目前 还没有关于麻醉 方法 对 BCIS 发病率影响 的 大规模 研究。 但 可以确定的是, 有些手术 技巧 已经被确 认 可以降低 BCIS 的 发病率( 见 图 6 。 外科技术的 改变 是为了 尽量减少骨水泥栓塞 的可能, 包括 对高危患者 使用 非骨水泥假体 。近期 一项使用羊模型的实验研究还探讨 了下腔静脉 IVC )过滤器 在预防肺栓塞 以 及 BCIS 中的作用。 IVC 过滤器 的临床 意义 尚 待 明确 。 10 由于 麻醉 处理 对于 BCIS 的 治疗 主要是支持性的, 一旦 决定手术, 那么 手术 设计就成为影响 BCIS 发生 的唯一变量 。

图7 减少 BCIS 风险的手术 技巧
治疗
全身麻醉下,收缩压的显 著 下降可能预示着 循环衰竭 ,而呼气末 二氧化碳分压 的突然下降可能表明 右心衰竭导致心输出量的 严重降低 。 对 区域麻醉下的清醒患者 而言 BCIS 的早期征兆可能包括呼吸困难 和 或 意识改变 。
由于 缺乏针对 BCIS 的 不同 治疗 方法 之间 比较的临床研究, 目前 的推荐 方案 都是基于病例报 导以及 基本生 理原则的 经验之谈(见 图 7 。
BCIS 情况下 的循环衰竭应 视为 右心衰竭 来 治疗。 总的来说 早期且 积极的复苏是治疗 BCIS 的 基石 。 吸入 100 纯氧是一线治疗手段 并应 根据 临床需要 进 行 必要 的 气道控制 。 改 无创监测为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 测 。 对于 严重 BCIS 患者 病人 已经 心跳骤停或 即将 心跳骤停 应 进行 标准 流程的高级 心肺 复苏 ACLS 。建议 行液体复苏以维持 右心室 前负荷, 使用正性肌力药物 增强 心室收缩力。 升压药 (如去氧肾 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)主要引起外周血管收缩, 升高 主动脉血压,进而 增加 冠状动脉血流,从而改善 心肌灌注和收缩 力 。 患者术后 转入 ICU 治疗 时, 按需 继续使用升压药和正性肌力药。

图8 BCIS 初步 治疗的关键 步骤
BCIS 具有时 间 限制 性, 人体 和动物研究都 证实 肺动脉 压力 在 24 小时 内 恢复 正常。 12 即使 栓塞 引起的 负荷 很重 健康的心脏 也可能 在几秒到几分钟内恢复。 急性 肺动脉高压以及继发的右心衰竭 是可逆 的被认为 是其潜在的机制。 积极 的 维持 稳态和支持治疗 是处理 BCIS 的 根本 。
对于 出现临床可疑症状 但 未达到 严重 BCIS 标准 的患者,应至少在术后 24 小时 内 予严 密 监测 的特护 。
总结
- BCIS 是骨科手术 潜在的 致命 并发症
- 骨 髓 内容物 来源 的肺栓塞是 BCIS 的 可疑 病因
- 快速 出现 的 缺氧、低血压和意识丧失是关键症状
- 良好的 BCIS 管理包括:患者风险分层 、 术中警惕 、 良好的团队沟通和 快速 复苏
答案
-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( BCIS 有 以下特点:
- 正确 这是由 聚合 期髓内压力造成的肺栓塞引起的
- 正确
- 正确
- 错误 BCIS 也见于其他使用 骨水泥的手术,例如髋关节、膝关节 置换
- 错误 虽然 典型的 BCIS 发生于 骨水泥 聚合 期,但是在这之前及之后也都可能发生, 还 可能发生于 股
骨扩髓 、 假体植入 、关节复位 或 松止血带时。
- 以下病人特征易引发BCIS正确
- 正确
- 正确
- 错误 首次 植入假体 的股骨具有更多潜在的栓塞物质,而植入 过 内植入物 的 股骨的内表面硬化从而 较
难 渗透 - 正确
- 错误
- BCIS 高危患者治疗过程的关键步骤
- 正确
- 正确
- 错误 从 股骨头 被移除 外科医生 提示 将要灌注骨髓腔时即应提高警惕,
- 错误 使用 笑气 增加 空气栓塞 风险
- 错误 逆行 灌注骨水泥 是 减少 BCIS 发病率 的手术方法之一
参考文献及推荐 阅读
- Olsen F, Kotyra M, Houltz E et al. 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syndrome in cemented hemiarthroplasty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: incidence, risk factors, and effect on outcome. Br J Anaesth. 2014;113:800-806
- Griffiths R, Parker M. 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syndrome and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. Br J Anaesth. 2015;114:6-7
- Donaldson AJ, Thomson HE, Harper NJ et al. 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syndrome. Br J Anaesth. 2009;102:12-22
- National Hip Fracture Database. Anaesthesia Sprint Audit of Practice (ASAP).
https://www.aagbi.org/sites/default/files/NHFD%20anaesthestic%20report.pdf (accessed on 08/08/2016) - Lafont ND, Kalonji MK, Barre J et al. Clinical features and echocardiography of embolism during cemented hip arthroplasty. Can J Anesth. 1997;44:112-117
- Association of Anaesthetist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, Membership of the Working Party, Griffiths R, White S, Moppett M et al. Safety guideline: reducing the risk from cemented hemiarthroplasty for hip fracture 2015. Anaesthesia. 2015;70:623-626
- 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. Mitigating surgical risk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arthroplasty for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femur. http://www.nrls.npsa.nhs.uk/resources/type/alerts/?entryid45=59867 (accessed on 08/08/2016)
- Scrase A, Horwood G, Sandys S. Coventry “Cement Curfew”: team training for crisis. Anaesthesia News 2014;327:8-9
-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(NICE). Surveillance report – Hip fracture (2011) NICE guideline CG124. https://www.nice.org.uk/guidance/cg124 (accessed on 08/08/2016)
- Guo W, Zheng Q, Li B et al. An Experimental Study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in Preventing 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Syndrome. Iran J Radiol. 2015 Jul 22;12(3)
- Association of Anaesthetist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, Membership of the Working Party, Griffiths R, Alper J, Beckingsale A et al. Management of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 2011. Anaesthesia. 2012;67:85-98
- Byrick, R.J. Cement implantation syndrome: a time limited embolic phenomenon. Can J Anaesth (1997) 44: 107.
- Patterson BM, Healey JH, Cornell CN et al. Cardiac arrest during hip arthroplasty with a cemented long-stem component. A report of seven cases. J Bone Joint Surg Am. 1991;73:271
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
翻译: 林 莉
审校罗 艳